在寧波北侖青峙化工園區,一組組高架管道正刺破廠區間的“圍墻”,將周邊20余家企業緊緊聯結?!斑@些管道將連接起青峙板塊的多家企業,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苯?,寧波市北侖區紀檢監察干部來到正在建設的環洋碳三產業鏈循環經濟產業園了解項目進展情況,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管道鋪到哪里,資源就能“活”到哪里。這個總投資65億元的省“千項萬億”項目,是這片臨港工業區實踐“循環共生”之道的生動注腳。北侖區紀委監委主動跟進,聯合生態環境分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發展和改革局等部門組建專項督查組,通過嵌入式監督、清單化管理,實現監督效能與專業優勢的深度融合。據悉,該項目投產后,將實現能源梯級利用、資源循環利用、產品原料互供,不僅有效防控危化品運送風險和潛在污染隱患,更為企業減輕了重復建設的成本。
作為寧波舟山港口核心港區的所在地,北侖依托港口資源和開放優勢,形成了以石化、鋼鐵、能源、汽車和裝備等為主體的臨港產業集群,創造了大量“金山銀山”。二十年來,在做大做強“金山銀山”的同時,北侖握著“兩山”理念這把“金鑰匙”,逐漸走出了一條“港產城文融合發展,生態經濟雙向增益”的改革創新之路。
“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是紀檢監察機關職責所在、使命所系?!北眮鰠^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區紀檢監察機關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緊盯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督促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做實做細日常監督,讓群眾不斷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善。
紅橋藍海、金沙細軟、花兒爛漫,這是鳥瞰梅山灣時的場景。近年來,隨著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推進,梅山灣環境持續改善,曾經百姓口中“漲潮黃沙水,落潮滿目泥”的貧瘠海島,已成為長三角區域唯一的近海藍色海灣。
為加快推進梅山灣美麗海灣建設,該區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加強協同聯動,合力開展截污納管、河道清淤、岸線修復等綜合治理工作?!拔覀兘⑶鍐问酵七M機制,通過實地走訪、約談督辦等方式,壓實責任、全程監督、跟蹤問效,確保牢牢守住生態底線。”該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三紀檢監察組相關負責人說道。
北侖還聚焦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兩山”轉化的有效路徑。在該區小港街道的小浹江生態濕地片區,當地依托水系生態廊道,串聯沿線明清古宅、非遺文化、田園景觀等資源,打造了農文旅產業帶,讓村民們真正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在實施過程中,街道紀工委聚焦“三資”管理、征地拆遷、工程招投標等重點領域,強化全流程監督,進一步推動村務監督透明化、規范化。如今,該片區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村莊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
“未來,我們將持續扛起‘守護綠水青山’政治責任,以有力監督護航綠色發展,為書寫工業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新答卷貢獻北侖紀檢監察力量?!北眮鰠^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