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北侖區郭巨街道紀工委書記 王銳
舞臺的燈光緩緩聚焦,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不同于尋常演出的凝重。臺下坐著的,是我們街道的黨員干部。臺上正在上演的,是由我們紀工委策劃、年輕干部自編自演的廉政情景劇《破網·濁流之下》。
“有些情況需要向你了解,請配合監督執紀工作?!碑攧≈械摹班嵵魅巍背练€而堅定地說出這句話時,我的心弦被猛地撥動了一下。這不僅僅是一句臺詞,它仿佛是我們日常工作的真實回響,瞬間將全場觀眾拉入了那個虛構卻感覺無比真實的“新城安置房項目”漩渦。
這場情景劇以“某安置房項目”為背景,聚焦鎮長、科長、工程師等關鍵崗位人員,不法商人精心編織的“圍獵”之網,從“小巷威脅”的低聲恫嚇開始,到“會所密謀”的推杯換盞、利益許諾,再到“辦公室交鋒”時的威逼利誘、軟硬兼施,不同場景之間層層遞進、觸目驚心。
坐在臺下,我看著劇中那位“王鎮長”的掙扎,當面對項目承包商“張總”拋出的巨大誘惑時,他眼中交織著猶豫、貪婪與恐懼;還有那位負責工程質量的“李工”,在“張總”許諾的子女留學和工作機會面前,內心的天平逐漸失衡……這些場景并非完全虛構,是我們從全國各地近年來查辦的基層腐敗、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案件中提煉出的共性“套路”,是那些被“圍獵”者曾經真實走過的歧路。
更讓我動容的,是劇中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刻畫。面對盤根錯節的“關系網”和環環相扣的“利益鏈”,“鄭主任”和他的同事們展現出的,不僅是專業素養,更是那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擔當。抽絲剝繭的艱難、遭遇阻力的壓力、頂住說情的定力,最終“破網”“打傘”的過程,正是我們紀檢監察工作最真實的寫照。
演出結束后,我找到了扮演“王鎮長”的年輕干部胡鑫鑫,卸下戲服的他,臉上還帶著一絲未褪去的沉重?!耙郧皩W習案例通報,總覺得離自己很遠。但這次從研讀劇本、揣摩角色心理到一遍遍排練,我仿佛真的走進了‘王鎮長’的內心,也深刻體會到了,守住初心、抵制誘惑,真的需要時刻的警醒和強大的定力?!彼缡钦f道。
小胡的話道出了所有參演年輕干部的心聲。他們不再是廉政教育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創作者和演繹者。為了演好角色,他們深入研究相關案例,剖析腐敗分子的心理軌跡,思考權力失控的嚴重后果。這種深度參與的過程,是一次深刻的黨紀黨規再學習、再認識,更是一次觸及靈魂的黨性錘煉。
這場情景劇帶來的效果,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會后,不少干部主動找到我交流感受。有的說,看到劇中人被“圍獵”的過程,后背發涼,提醒自己一定要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有的說,紀檢干部在劇中的形象,讓他們對監督執紀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更多的年輕干部則表示,通過觀看甚至參與演出,那些抽象的紀律條款變得無比具體,“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界限在腦海中從未如此清晰。
作為街道紀工委負責人,我深切感受到,這種“沉浸式”的紀律教育,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冰冷的說教,而是直擊心靈的生動課堂。讓紀律教育真正“活”起來,才能更好地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而我們,也將繼續探索,讓清廉之風吹遍基層的每一個角落。